目前分類:親子教養 (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統計分析中顯示,同儕的互動關係幾乎是現代兒童的共同煩惱,其次為家庭問題。調查訪談中發現多數孩子有『情緒支持』的需求,兒童們希望有人聽他們說說話……
     

 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獨生子女多,許多孩子從小缺乏與同伴相處的機會,比較沒有協調、忍讓、合作的經驗,進入學校後,容易衍生出同儕之間的互動問題。其實,從幼兒時期透過遊戲的方式,就能輕鬆開啟溝通的大門。

  說話是人們最自然的溝通方式,但是對孩子而言,遊戲才是他們最早、最自然表達的方法,因為遊戲是幼兒唯一能做的事,也是與自我、與人、與環境互動的開始,這是一種自然而然,充滿愉悅、歡樂,而且無特定目的的方式。
    

  孩子用遊戲也比說話更自在,所以在快樂的遊戲中更直接、更完整的表達出自己,一台小車孩子就可以自言自語玩上大半天;遊戲是兒童象徵的語言,能夠帶給孩子不同的經驗及對經驗的反應和感覺,還能建立對自我的概念;當然透過遊戲,更可以發現孩子的願望及需求。所以,在孩子玩遊戲的過程中,除了安全的考量外,儘量提供多元的刺激與啟發性玩具,幫助孩子玩出趣味、增長智慧,所謂『遊戲中學習』就是這個道理。

  英國有句諺語:『整天用功不玩耍,聰明孩子也會變傻。』雖然愛玩的孩子有時候被認為比較調皮,但是對幼兒而言,遊戲活動中的表現往往是他們身心發展的指標,跑跳的動作協調嗎?容易跌倒嗎?5歲了會用剪刀嗎?…孩子玩得如何,靈不靈巧,從遊戲當中最容易觀察
     

所以,孩子是透過遊戲來探索並了解世界的,遊戲就是兒童想像力、智力、語言、社會技能以及知覺動作發展的主要途徑,它有許多正面的功能,包括:

遊戲可以增進認知能力的發展,例如:認識生活週遭的物品、形狀、顏色、建立基本概念、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遊戲可以增進社會行為的發展,例如:與人相處、友誼、同理心、溝通技巧、道德判斷、人際關係…等。

遊戲的變化多元,不僅樂趣無窮,還能抒發情緒、遊戲的原則和技巧,能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概念、也能體驗模擬與扮演的想像天地。

動態遊戲可以促進身體動作發展,例如:爬、走、跑、跳躍、丟擲等大動作及精細動作的訓練,透過遊戲協調知覺與動作的平衡,進而增進孩子的體能及身體健康等。

遊戲可以促進語言的發展,例如:扮演遊戲的模擬對話,遊戲規則的設定、同伴之間的爭執或溝通都可以增進語詞的運用,提昇語言能力。另外如接龍、造句、繞口令也是有趣的遊戲中學習。

 

  台灣卡內基訓練負責人黑幼龍先生在一次受訪中回答與孩子相處的問題表示,現代忙碌的父母親與孩子最棒的相處方式是陪他玩一會,他喜歡看卡通就陪他看一下卡通、喜歡打電動就陪他打一陣,你就會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孩子也會把你當成同一國的,而不要只繞在功課方面打轉。…親子互動由輕鬆的話題開始,遊戲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的確,玩是每個人從小就在進行的事,從小時候的親子遊戲、兄弟姊妹的玩耍、同儕遊戲到團體活動,遊戲是最快拉近距離的方法之一,尤其團體遊戲對孩子的同儕互動、合作協調、情誼及情緒支持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沅沅是班上的轉學生,可能因為剛到陌生的環境,終日沉默不語,直到校慶的時候舉辦班級躲避球賽,沅沅矯健的身手及強勁的力道,是班上打入前三名的大功臣,在一次次的比賽中,互相討論策略、切磋球技,成為班上認同的一份子,人也越來越開朗了。 可見同伴的認同與互動,不僅是孩子的歡樂來源也是重要的情緒宣洩管道。
     

每一個班級或團體中,都會有受歡迎或比較孤僻的學生,因為每個人的特質不同、性情不同、成長的環境也不同。透過群體的遊戲活動,孩子可以看見別人的表現,反省自己的能力;在活動過程中的溝通與討論,則能傾聽別人的意見表達,促進孩子的互動能力及溝通技巧;在共同目標的使命下,孩子們互相合作,他們的榮譽心與責任感也被激發。

  有了責任感的孩子,自主性相對地變高,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與功課,能靈活、主動地完成交付的事情,這是懂得自我控制的孩子了,他的學習力與創造力也相對提昇,人際關係也會處理的越來越好…,這種正面價值的成長會像螺旋狀物體上升一樣,協助孩子越來越成熟。

  近年越來越多令人驚訝的社會事件,犯罪年齡也有下降的趨勢,社會雖然是個大染缸,但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孩子的起點,除了殷殷教誨、循循善誘及一連串的生活學習外,遊戲不失為個性培養及親子互動的最佳媒介。尤其團體遊戲的溝通與互動包含多種孩子學習的重要元素;例如:賽前的準備與練習;比賽中的合作、協調;比賽後的分享、討論;接受成功或失敗的心情轉折;…這一連串的過程正是人生學習的活教材。而且,團體競賽遊戲可以揮灑孩子過多的精力,對孩子的群性發展更是絕佳的練習機會。

  教育部目前積極推動體適能教學,期望強健孩子的體魄;加上現代人講究養身、注重體態與身材,因此健身房林立,這是個全民運動的時代。從小讓孩子透過遊戲開發身體潛能,發現自我的能力,也學習如何與人相處,這對孩子日後的友伴關係、情緒紓解、團體合作及學習發展,都有正面幫助;多希望在快樂的遊戲中見到的都是開朗、聰穎、積極的陽光之子!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用故事與溝通障礙孩童進行互動 

及溝通障礙孩童,多半會先被提及的,便是語言發展遲緩、智能缺損或是如自閉症等相關的發展性障礙。但目而學齡階段的一般兒童,也漸漸出現主動溝通動機不佳,甚至在描述性語句的表達和開放式問題的回答內容豐富度不足的情況。

通表達,並不只限於能夠開口、能夠回應問題,重要的是有適當情境來讓孩童進行互動式的練習,職能治療師擅長與孩童遊戲,遊戲的內容更是變化萬千,將故事融合入遊戲中,將更能夠產生多樣性的變化和不同以往的體會。「故事治療」原本就被心理領域的專業人員用於受創兒童的治療過程中,在精神分析學派所描述的「原始歷程」概念下,兒童所創造的故事是充滿遊戲、想像、活動和快樂的,就因為這些特質,故事,成為引發孩童動機的良好媒介。要引導溝通障礙孩童增加口語表達的機率,當然必須先引起孩子的興趣,在設計治療性活動時,便加入故事的元素,往往能達到引發動機的效果。

事的結構中,通常囊括了人、事、時、地、物等豐沛的敘述資源,再加上劇情是依照時間進程加以推演,於是邏輯、推理、順序等認知能力的需求便存在其中,最後要創造一個完整的故事,講述者在句法、語意方面的組織能力要更上一層樓。如此層層累積的特色,正巧能夠讓職能治療師在設計活動時,有區分難易等級的效果。

始運用故事,是源自於學校體系的工作中,接觸到許多溝通表達或人際關係出現問題的學童,這類孩童,並非完全是由語言發展遲緩所造成,亦非完全適用於動作學習、感覺統合等治療理論介入,因而興起了使用故事來玩遊戲的想法。故事遊戲的使用,並非一開始便期待孩童能夠開口說出流暢而豐富的內容,治療師是要透過表現性的遊戲活動來創造互信的氛圍,以建立與孩童情感方面的聯繫,在歷經許多次的挫折和嘗試之後,我發現治療師要和孩童「玩在一起」,重複的經歷遊戲的過程與體驗其中的樂趣,才有機會達到提昇孩童動機,進而導入訓練目標的效果。

使用故事做為介入媒介的過程中,也發現了幾項重要的特色與過程要素:

一、要用實物進行引導

實際的物品能夠提供孩童視覺方面的提示,可以讓孩童有具像事物做為述說內容的參考,減少用想像方式來進行遊戲時,孩童易產生的焦慮和自信心不足之狀況。

 

二、先說故事

   治療師需要先運用自己的想像力,表演故事給孩童欣賞,引發孩童的動機,在「表演」故事的過程中,可以儘量把表情和動作誇張,讓孩童

接受較明確的訊息和刺激,配合前項提及實物引導的部份,將各種道具展現給孩童。藉著這個步驟,帶領遊戲中的孩童去碰觸道具,做初期的互動。

 

三、引導孩童在故事內容「填空」

   當經歷數次,由治療師「表演」的過程之後,將會發現孩童會對故事遊戲的內容產生回應,可能是主動拿取常用的

道具,也可能是發出有意義的表達聲音,這些訊號的出現,表示我們能進一步的誘發孩童互動。重述前面已經說過的故事或常見的情節,增加孩童的印象,再來把故事的句子做成「填空」效果,讓孩童接著治療師的語句。如:小明每天背著書包去【……】--- 希望孩童能接著說出(學校)、(上學)等等常見的詞。填空的步驟必須要採用孩童已經習得,而且先前出現過的內容,並且設定名詞的效果較佳。

四、進行「故事接龍」

   接龍遊戲,就如同把填空遊戲做延長,朝向「治療師說一句,孩童說一句」的目標前進。在實際進行遊戲時,讓孩童把語句表達的長度增長。選擇填空遊戲階段已經進行過的主題該孩童演練,會因為成功率高,易獲得成就感而有十分理想的效果。

五、自己「創造故事」

   孩童具備能夠順利與治療師進行故事接龍遊戲的程度,便可以讓他們嘗試著自己創造一段故事,起初無論故事是長是短,是否具有完整結構,都要給予孩童最大的讚美及鼓勵,並且幫助孩子「加油添醋」,來將一篇篇的故事完成。

 

數溝通障礙的孩童,都會在填空的階段,反覆許多次,也花費許多的時間,這個時候,可以嘗試把曾經完成過或孩子原本就熟悉的故事內容再使用,也能考慮把兒童節目的情節加入其中,一方面維持孩童的動機,另一方面增加成功率,提升孩童對於這項遊戲表現的自信。而治療師儘可能的將自己的表達生動化甚至誇張,其實是能夠提供這類溝通動機不佳孩童模仿的對象,在此同時,也能保持孩童的注意力集中於活動之中,不致讓辛苦起頭的故事情節中斷或一再重來。

   對孩童功能層面來看,溝通表達絕對是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情境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學校體系內服務,更能夠體認到此項能力與情境間互動的相關。運用職能治療師擅於以遊戲做為治療媒介的專業素養,對於使用故事做為治療性工具,可以說占有極大的優勢。基於職能治療以全人為觀點的介入,溝通表達層面的功能,也應該納入我們積極處理的領域,如此更能彰顯職能治療專業對於整體發展的正面影響。

 

 

http://tw.myblog.yahoo.com/ychotclinic-hopeseed/archive?l=f&id=5&page=2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要幸福,先學會吃苦吧! 


鮮花舖路、讚美聲中長大的孩子,承受不了挫折;寧可自己吃千般苦,也不讓孩子受一丁點累的父母,造就了吃不了苦、受不了氣、不願承擔、唯我獨尊的下一代。而吃苦教育,卻是美國首富巴菲特、香港首富李嘉誠和台灣首富王永慶共同信奉的育兒學。 


取是一種本事,捨是一種哲學。没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没有悟性的人捨不得。人初生時應該取,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長;取得知識,以求内涵。隨着年齡增長,開始取捨。或取熊掌而捨魚,或取利祿而捨悠閒,或取權位而捨性命。人上年紀時應當捨,到天命之年捨得越多,越健康。少年時取其豐,壯年時取其實,老年時取其精。少年時捨其不能有,壯年時捨其不當有,老年時捨其不必有。除了真愛,萬物皆可捨。 教導孩子走上致富之路的11堂課; 


第一課 教導孩子成為老闆 
記得七歲時,祖母給我上了足以影響我一生的一課。麥當勞是我最喜愛的餐廳,有一天祖母在餐廳對我說:「大衛,來麥當勞的有三種人:員工、顧客、老闆。如果想變成有錢人,就得自己當老闆。」 
> 那天晚上,祖母教我看麥當勞的股價,為我解釋買進上市公司股份意味著什麼。「假如現在就開始存零用錢」她說道:「以後你就可以買麥當勞的股票了。如果有朋友去那邊吃東西,你就等於是在賺他們的錢了。」這就是那堂課的全部內容,我銘記於心。 
> 想讓你明白的是:教孩子理財投資的良機就是現在。要傳達的意思也很簡單:每一種商品或服務都由某家公司提供,就像我祖母所說的,你可以選擇成為員工、顧客或老闆。教導孩子成為老闆。 


第二課 教導孩子永遠先付錢給自己 
如果不先付錢給自己,就永遠成不了有錢人。現在你明白這一點了,但孩子們可不清楚。告訴他們只要賺到一美元,就是解釋致富的祕訣——賺到錢後,先付自己10%。賺了十美元就存下一美元,其餘的可以用掉。告訴孩子,如果照這樣做,就永遠不用擔心沒錢花! 

 


第三課 讓孩子了解複利的神奇力量. 
複利的神奇力量已成為生活的樂趣之一,告訴孩子這是什麼意思。教孩子要「先付錢給自己」,他們可能不懂。告訴他們如果想變成千萬富翁,就得從年輕時開始存錢。你必須計算給他們看。讓他們明白如果年輕時就開始每月存錢,他們最終會得到的回報將是多大一筆錢。 


第四課 教導孩子買房而非租房 
告訴孩子,你認為買房是最明智的選擇,一定要他們牢記這個觀念。孩子們喜歡電視節目「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裡的唐納‧川普嗎?告訴他們川普正是靠房產致富,而這一切都始於第一次購屋經歷,和他們分享你購屋的經驗。 


第五課 教育孩子了解信用卡和負債的陷阱 
如果孩子們逐漸沉溺於使用信用卡,無庸置疑這是我們在誤導他們。孩子們親眼看見我們毫不負責的簽帳消費,但他們見不到的是債務帶來的沉重壓力。讓他們明白信用卡也有複利效應,只不過是反向的。 
> 跟你的孩子說,如果利率為二○%,每月靠支付最低還款額還清七千美元的卡債,需時將超過三十四年,花費二萬多美元。 
> 解釋清楚:如果能謹慎負責地使用信用卡,那就沒問題。但帳單上的最低還款額是一個陷阱,目的是讓他們永遠背負債務。最重要的一點如果遲繳信用卡帳單,或乾脆不繳,那就等於毀了自己的信用紀錄,這樣日子可不好過。讓孩子明白,銀行或商家願意給他們信用卡,並不代表他們真的就負擔得起。 


第六課 告訴他們什麼是拿鐵因子 
你明白什麼叫拿鐵因子,孩子們可不清楚,不如今天就給他們打個比方吧!像玩遊戲一樣,某天讓他們追蹤自己的拿鐵因子,然後讓他們報告把錢用在什麼地方。讓他們算一下,如果省下不該花的錢,將來能積聚多少財富。當孩子們發現這樣做真的可以讓他們成為千萬富翁,他們肯定會大吃一驚並為之所動。 


第七課 教導孩子拿不出現金買的東西,就別買 
如今,我們置身於一個「現在就要」的社會。孩子們在MTV裡看到明星珠光寶氣,佩戴價值數十萬美元的手錶和項鍊。告訴孩子,這些裝扮時髦的明星在十年內肯定會過氣。這是事實,孩子們必須知道真相。讓他們明白這不是錢的問題。孩子們可能認為自己應該變得富有——這是個很棒的動機,但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你也得為他們爭取)自由。教導孩子之所以不買奢侈品而要存錢,是因為這樣做能確保財務上的穩定,而財務穩定了才能享有自由。如果銀行裡有存款,就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 


第八課 教導孩子回饋社會 
告訴孩子回饋社會的重要性,這類教育並不一定要在教堂或廟宇進行,家庭教育更為重要。孩子們必須在小的時候就了解回饋社會的重要性。教導他們這樣做,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才會變得更美好。


第九課 解釋你在使用金錢上犯過哪些錯 
告訴孩子們你的真實經歷。你在哪方面犯過錯?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怎麼做?你有數十年的人生經驗,跟他們分享。 
> 將你辛苦學到的知識當成禮物送給你愛的人,這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人生。 


第十課 教導孩子掌握自己的命運 
有太多家長要求孩子上學,取得好成績,找到好工作,但這並不能帶來富足的生活。有錢人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為老闆。中產階級教育自己的孩子成為員工。 
> 那麼,教育你的孩子成為企業家!在這樣一個充滿未知的競爭社會,擁有企業家精神才能擁有財富和保障,孩子們才會有個美好的未來。世界需要更多夢想家、實業家、創造者,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更多創業家。 


第十一課 鼓勵孩子懷抱偉大夢想

世界需要更多夢想家。就讓大人們成為現實主義者吧,但必須讓孩子們相信終有一天夢想可以實現。人生最大的目標便是發揮才智,成為自己應該成為的那個人。對孩子們來說,便是夢想擁有一個比現在更美好的人生。請培養孩子成為夢想家,過富足的生活。現在就開始行動吧!                                                                                

           

 

引用自http://tw.myblog.yahoo.com/dana490324/article?mid=3357&prev=3359&next=3349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沒有去找事,窩在家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朋友來問我該不該讓他去,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你如果真的要為孩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 。」
 
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
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給他錢,他也沒向家裡要,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伐木存錢。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午夜才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因為他是在自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學分修完,出來就業。

他工作得很順利,可以說平步青雲,一直做到總工程師。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生。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叫聲,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結果發現是一隻母狼腳被捕獸器夾住,正在號嚎,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他業餘捕獸,賣毛皮補貼家用,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已被直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這隻母狼會因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他想釋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無法靠近,他又發現母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所以他與同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以免餓死。

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以維持母狼的生命,晚上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保護這個狼家庭,因為母狼被夾住了,無法自衛。一直到第五天,他去餵食時,發現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搖一搖,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狼的信任了,又過了三天,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把母狼釋放出來。
母狼自由後,舐了他的手,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才帶著小狼走開,一路還頻頻回頭望他。

他坐在大石頭上想,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成為朋友,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

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先釋放出誠意,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
(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禽獸不如。)
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誠待人,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再解釋他的行為,常常幫助別人,不計較小事 。所以他每年都升一級,爬得很快。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過得很愉快,助人的人是比被助的人快樂得多 ,雖然他並不知道聖經中有「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切 。
他對我說,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經驗,因為這使他一生受用不盡。
 的確,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下過霜的柿子才會甜,人也是經過磨鍊了才會成熟。
領悟到 [ 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 ] 
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應該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不要給他錢,讓他自食其力, 重要的是父母要捨得放下! 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體驗人生,相信他也能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照顧小嬰兒不只是把屎把尿而已,而是培養孩子未來行為模式的關鍵時期。

作者:黃瑽寧

小嬰兒只會吃喝拉撒睡,誰照顧都一樣?研究顯示,一歲之前愛哭、不睡、也不愛吃的寶寶,與行為偏差有強烈相關;這意味著初生兒與主要照顧者的親密關係,是未來行為的重要關鍵。可別再認為在家帶小嬰兒是不值錢的「粗工」!

許多家長和我反映:「小嬰兒才這麼小,不就是把屎把尿的粗工,孩子長大了也不記得我的辛勞。還不如等他們大一點再來花時間陪伴,是不是比較值得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從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兒童疾病檔案》(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四月號,找到了答案。

大約有二○%的嬰兒,在一歲前會有一些難養育的問題:過度的哭泣、睡眠失調、餵食問題等等。這些嬰兒常常表現出焦躁、不安,對於改變無法適應:比方說半夜醒來之後就很難再入睡,或無法接受新的食物。我相信許多家長都曾經歷過這些麻煩事。

雖然這些難養育的問題可能只是暫時的,然而有些孩子長大,這些行為並沒有隨著年齡消失。令人驚訝的是,研究者發現如果嬰兒表現出多種難養育的行為,將直接導致兒童期的行為偏差。

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的學者綜合過去二十年的研究,蒐集了二十二篇文獻,從一九三五名嬰兒的資料加以分析,試圖找出難養育的嬰兒與行為偏差兒童之間的關係。

所謂難養育的嬰兒包括哭、睡、吃三大型態:比如說嬰兒時常無緣無故的用力大哭,且難以安撫,尤其是三個月大後還有這種情形;或寶寶不容易入睡,六個月以上仍無法睡過夜;還有不肯吃東西、嘔吐、食量很小、吞嚥困難等問題。

至於長大後的行為偏差兒童則包括三大類: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內化行為偏差(Internalising behaviour)、以及外化行為偏差(Externalising behaviour)。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定義大家應該都很了解了;而焦慮、憂鬱、退縮等等是屬於內化行為偏差;攻擊、破壞、霸凌、暴怒等等則是屬於外化行為偏差。

研究顯示,一歲之前難養育的嬰兒,與長大之後的外化行為偏差有強烈的相關,而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和內化行為偏差則有中度到弱相關。難養育的行為以莫名的哭鬧最為重要,與上述三種行為異常都有關聯;睡眠障礙則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較有相關。雖然過去的研究認為,三個月以內的嬰兒哭鬧與兒童的行為偏差並無關聯;但是這篇研究顯示,即便是三個月以內,仍然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如何解讀這樣的關聯性呢?當然基因本身的確扮演部分的角色。然而,大部分的專家都認為,初生嬰兒在這一年當中,與主要照顧者的親密關係;嬰兒所學習到的氣質,以及理性認知的建構,才是更重要的關鍵。這也可以解釋某些行為偏差的孩子,從家庭背景都可以找出一些蛛絲馬跡,比如說單親、隔代教養、照顧者本身情緒不穩定等等。

因此,照顧小嬰兒不只是把屎把尿而已,而是培養孩子未來行為模式的關鍵時期。如果嬰兒有難養育的問題,不應該怪罪於嬰兒本身,而是積極尋求幫助,找出癥結來改善父母自己與嬰兒的互動模式。

俗語說:「三歲看到大」,這篇橫跨二十年的研究告訴我們不只如此,根本就是「一歲看到大」。身心健康的照顧者,所帶出來的嬰兒不但有氣質又能溝通,他們未來的身心發 展也都是穩定而健康的。還有誰敢再說在家帶小嬰兒是不值錢的「粗工」呢?(本文作者為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才小學校長 陶行知在校園看到王小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學,當即制止了他,並讓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小友已經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

一見面,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送給他,並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裡而我卻遲到了。」王小友驚疑地接過糖。

隨後,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放到他手上說:「這塊糖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

王小友更驚疑了,他的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塞到王友手上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
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壞人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王小友突然流下眼淚,很後悔地說:「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遞過去,說:「為你正確地認識了錯誤,
我再獎給你一塊糖,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了,我的糖發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吧!」
說完,就走出了校長室。


一代教育家 陶行知的這種教育方式在今日是很難見到了。

教育工作者也好,父母親也可,請不要動輒擺出威嚴的面孔去訓斥孩子。
尊重他們,他們才會尊重你,並聆聽你的教誨。

千萬要記得:當你想要幫助孩子向善之前,必須先擄獲孩子的心!


舒特曼:『走急的人看不見地上的釘子,煩惱的人享受不到幸福的日子。』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雨果
 
 
一代教育家 陶行知的這種教育方式在今日是很難見到了。

教育工作者也好,父母親也可,請不要動輒擺出威嚴的面孔去訓斥孩子。
尊重他們,他們才會尊重你,並聆聽你的教誨。

千萬要記得:當你想要幫助孩子向善之前,必須先擄獲孩子的心!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新北市19日電)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洪蘭今天表示,不用擔心教育改革不斷

變來變去,只要「學得進去」、知識夠寬、夠深、觀念夠清楚,「隨便怎麼改都沒關係」。

 

洪蘭今天出席新北市教育局舉辦的「閱讀教育高峰論壇」,和新北市長朱立倫一同探討閱讀教育的重要。天

下文化事業群執行長王力行問兩人,面對教育制度頻繁改變,家長跟學生該如何應對?洪蘭做出上述表示。

 

洪蘭說,她總是告訴大家,學習本來就不該是「考什麼才念什麼」,只要知識足夠,怎麼考都不怕。她曾跟

多名基測滿分學生聊天,發現他們的父母都在圖書館、公家機關上班,週末辦活動,就把孩子帶在身邊,任

其閱讀有興趣的讀物。

 

洪蘭表示,他家6個兄弟姊妹,當初都遵照父親的指示去讀「第一志願」,結果全部改行。她大學念的是法

律,研究所才開始對心裡學、神經科學有興趣。可見家長們大都不知道孩子的興趣在哪,但只要想追求知

識,就會找到自己的方向。

 

重點在於啟發興趣,讓孩子從小就能自動自發地閱讀、吸取知識。洪蘭說,閱讀的功能是增加背景知識,只

要背景知識夠多,之後看到東西就能觸類旁通。她以「福爾摩斯」推理小說為例,同樣的犯罪現場,福爾摩

斯可以從寫字的高度判斷犯人的身高、腳印步伐的寬度判斷年齡,華生卻只能目瞪口呆,關鍵就是福爾摩斯

擁有許多的偵探知識,而華生的專業在醫學。

 

朱立倫表示,教育可分為寬度和深度,政府有責任提供環境,讓孩子可以輕鬆地廣泛閱讀、大量閱讀,達到

第一個基礎,接著再按照自己的興趣深入研究。新北市升格後的首要工作,就是改進學校、社區的閱覽空

間,以及採購足夠的圖書,讓市民願意走進去。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陳招池(國小校長)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位導師,也是重要的語言指導者。當他張口牙牙學語時,我們都很有耐心的教他發出正確的聲音,從單字到疊字,從多個字到有意義的一句話,最後完成整個思想的表達,這種口語表達能力,幾乎都是在家庭中學到的。
  但是寫作能力卻往往被父母疏忽掉,以為讀書、寫作是學校老師的責任,很少有家長為孩子奠定書寫的基礎,難怪我們的孩子講起話來頭頭是道,但要請他(她)把講的內容寫出來,就腦袋空白,遲遲無法動筆,甚至於寫出詞不達意的內容。
  寫作可以看成一種習慣,經常動筆寫,久而久之就成為行為溝通模式,越早養成越好,在家裡的時間長,可藉由親子互動的方式達成,以下幾點是最容易收到效果:
 

 一、製造寫作的機會:有位語文老師想出一個妙招,要學生把要跟老師說的事(或打小報告)都寫在紙條上,等會兒老師再處理,就是製造寫作機會給學生。
  學生在情緒激動時,寫出來的東西比較真實,而且為了讓老師看懂,會注意修飾語意,有助於寫作功力的提升。在家裡,父母跟孩子的互動更為頻繁,有時候大人忙家事,無暇專心傾聽孩子說話,這時不妨請孩子先寫在紙條上,一樣可以增加寫作的機會。
 

 二、親子之間善用紙筆溝通:我們期望孩子用書寫的方式溝通,孩子也希望得到對方的回應,當我們看到孩子的紙條,不妨也用書寫方式回覆,讓互動是雙向的,可以有效溝通的,孩子最怕的是有表達沒回應,有如石沉大海,寫了也白寫。
 

 三、增加孩子的生活經驗:如果把寫作譬喻成像廚師做菜,那麼生活經驗就是材料。準備的材料越多,做出來的菜色就越豐富,越有變化。
  所以必須多帶孩子出去見見世面,家庭聯誼、拜訪親戚、設計旅遊等,都是可以增加寫作的題材,甚至於鼓勵孩子參加學校各種表演活動,從中獲得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具體經驗。
 

 四、提供便捷的書寫工具:家中準備書寫用具如便條紙、磁鐵、留言板、小黑板、白板等,方便孩子取用。人都有惰性,雖然從家中找出一張紙和一枝筆並不困難,但心裡往往想的是:「麻煩,算了!」改變一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父母盡量選擇文雅用語:孩子寫作的內容與品質,絕對跟父母慣用的語彙有關。要提升孩子寫作的品質,父母必須選擇文雅、精準的語彙,讓孩子耳濡目染,從「我手寫我口」開始,久而久之,造句遣辭自然趨近高尚文雅。
  

孩子不會作文就送去補習,請明星老師惡補,用快、狠、準的方式企圖加速學習,這樣是揠苗助長,對提升寫作絕對是傷害。
  

寫作這項能力是長期累積而成的,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溝通的機會也最多,如果能製造寫作的動機,同時多陪孩子閱讀書籍,營造書香家庭,如此,寫作對孩子而言,就像說話一樣簡單。
(本文摘自《泰山真愛家庭》雜誌第49期)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性格決定命運,教養決定性格。就從培養孩子挫折忍受力開始!

 

營造挫折容忍力的正向情境

 

 每個孩子天生氣質不同,特長、缺點也大不相同,對生命中的挫折忍受力和復原力,也大不相同。從生命的誕生開始,造物者就賦予孩子不同的考驗,也許,軟體上少了一些零件,也可能配線有誤。在生命成長的歷程裡,更不能免除與親人的悲歡聚散,若再加上天災、人禍的侵襲,每個生命面臨的試煉大大不同。屬於身體的生、老、病、死,縱使是親愛的父母也無法代為面對的,甚至如交友、使用零用錢、選校選系、擇偶、選行業、揀志業…,通通都要自己謹慎篩選,好運、壞運自己承擔、自己負責。

 

從生命最初的蠕爬、學步開始,嬰幼兒能不能保持「新」的「平衡」,不在於家長的助力,而源於孩子屢仆屢起的內在生命力。現代父母誠惶誠恐的教養孩子,要孩子高IQ、又要高EQ,但愈戰愈勇的內在生命力,更是21世紀新父母該思考方向。

 

AQ是Adversity Quotient的縮寫,中文譯成「逆境商數」,擁有十五年家庭教養與心理諮商經驗的兩位美 籍 博士羅伯特?布魯克斯﹝RobertBrooks,Ph.D﹞薩姆?戈爾茲坦﹝Goldstein,Ph.D﹞認為「提昇AQ」是父母與老師在孩童人格養成教育中的核心職責。

 

圓滿的親子關係中,同理心是最根本的基礎。在一切順暢的情境裡,通常較能表現同理心;但是對孩子的表現感到失意、厭煩、憤怒時,卻常會減損自己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譬如我們常在孩子不小心打翻果汁時,叨叨念著:「又打翻了!」在孩子產生怕生焦慮時,卻賣力的告訴孩子:「再大方一點,大家會更喜歡你!」假如照顧者多一點感同身受,再加上溫婉的眼神、情感的鼓舞,才是一個能夠造就孩子挫折忍受力的正向情境。

 

經常和孩子說話,用心聽孩子說話,積極聆聽且富「對話精神」與孩子溝通,是三種不同層次的親子溝通技巧。在孩子受挫時,成人介入的溝通藝術,關係到孩子未來人際互動技巧、解決困難,以及下決定等能力的發展。

 

有時候,父母持續因循無效的教養模式,以致與孩子的摩擦不但沒有減緩,反而愈來愈變本加厲。比如:一個三歲的男孩總是來不及到廁所尿尿,如果硬要說孩子唱反調、不合作、玩心太重,反而增加親子間的衝突,還不如「改變負面腳本」,為孩子換上鬆緊帶褲頭的四角褲,也許孩子的困窘就迎刃而解了。同時,更間接示範了另類解決困難的方法,讓孩子理解到挫敗是可以面對和解決的。

 

接納孩子的個別差異

 

小時候看野台戲,旦角登場總是唱到:「……..爹娘恩愛,生奴一身….。」生命何其莊重又何其珍貴,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時時刻刻讓孩子知道我們愛他,知道父母心中隨時隨地不管多忙、多累都有「我」這一號「特殊份子」。愛是無條件的,愛得夠濃夠稠時,孩子才有一生執著、安心的穩健堡壘,能勇於面對日常生活中林林總總的挑戰,即使遇上挫折,也能愈挫愈勇。湯瑪斯和卻斯﹝Alexander Thomas & Stella Chess﹞兩位美國醫生在1977年提出九項氣質向度,這項研究帶給父母、教師最大的啟示就是:接納。如果父母真心承認並接納孩子的與眾不同,並且適度回應孩子的個別差異,嘗試「學習」欣賞兒女不同的天生氣質,這樣對子女的期望才不會太高或太低,徒增壓力和衝突。

 

「龜兔賽跑」的故事,其實是教養模式的負面教材,擅長游泳的烏龜不該勉為其難地搶著上跑道。既然天生是游泳好手,父母就該營造環境「強化」他的「特長」,幫助孩子順勢成就自己的成功經驗,而在此過程中,自尊心、自主權也一起攀升,同時也強化他的挫折忍受力。透過「接納」和「強化特長」,才能真正啟發每個孩子內在的責任感。

 

提供從錯誤中學習的環境

 

想評估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其實可以透過觀察孩子處理「錯誤」的方式。玩拼圖一錯再錯卻專注不肯罷手的孩子,失敗的愈多,成功的機會也愈多。如果能營造一個「從錯誤中學習」的環境,父母不要給予負面評價,也不要預設過多期待,孩子有機會咀嚼錯誤、面對錯誤,才有機會擺脫錯誤,更有機會擺脫對錯誤的恐懼。當孩子一點一滴培養了挫折忍受力,也能在錯誤中製造自己的能量,如果再給孩子一些助人的機會,建立同情心,責任感和社會良知,孩子將在照顧自己、照顧環境、服務他人的不同層次上,醞釀更高層次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當孩子對自己管理、對環境的照顧,能感受到較多的自主權時,就較不會與父母或其他成人陷入權力的衝突。也就是給孩子更多的決定權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慢慢的、孩子將學會釐清問題的癥結和脈絡,反覆反省自己,斟酌不同的方法,試圖以自己的能力解決困難。在這些經驗中,孩子的某些生命潛質已經在運作,更提昇了耐挫力和堅韌的毅力。

 

科技讓地球變小了,地理的距離變短,心理的距離卻拉扯更遠。新世紀充滿了「亂」「苦」「茫」,911恐怖事件、921大地震、高憂鬱症、高失業率、離婚率、高自殺率以及sars疫情…等,還有哪裡是人類幸福的夢土?每個愛孩子的父母都想要給孩子一顆不害怕的心,給孩子一個永不怕輸的堅毅,「性格決定命運,教養決定性格」。新世紀做個「心」父母,就從培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力開始。

 

資料來源:蒙特梭利雙月刊 第47期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萬億/台灣大學社工系教授 整理◎翁婉玲、盧玲穎

 

 孩子教育學習的關鍵點包括人、事、時、地、物。這些關鍵指的是父母應該為孩子創造合

 

孩子的成長環境,包括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人),提供給孩子成長所需的活動(事),適時地給予適當的教導(時),提供安全與適居的居家空間與環境(地),以及能讓孩子有足夠的物質與生活材料陪伴他成長(物)。而掌握關鍵的時間,指的是要能理解孩子在每個階段成長的需求,讓他在適當的時間內獲得應有的發展。我們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以及我個人與孩子實際接觸的經驗來談,如果父母可以抓住這些關鍵,孩子會成長得比較快樂。

 

滋養信任感和探索能力的嬰兒期

 

在孩子出生到兩三歲的這段時間,是小孩最需要附著感的時候,一位研究兒童發展的學者包比(J.Bowlby),曾經針對孤兒院與一般家庭的孩子,做了一個對照的研究,發現孤兒院的孩子比較缺乏安全感、比較退怯、比較怕生、偷竊行為也比較多。他後來發現,孤兒院的孩子和一般家庭的孩子,的確有心理上的「附著感」有無的差別-孤兒院的孩子附著感比較少。

許多學者也做了不同的研究推論出同樣的結果,這是在心理學中提到的「附著理論」,指的是在孩子零到兩、三歲這段期間,需要跟父母有一種「黏在一起」的感覺,就像澳洲小袋鼠一樣,需要有個父母的袋子,讓孩子覺得可以「連在上面」。例如孩子很小、在吃奶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媽媽心臟的聲音;大一點,孩子想撒嬌、想哭,父母會摟他、會被他拉著跑去看他想看的地方,這種「附著」的感覺是那段時間裡最需要的。

 

兩、三歲以前,孩子正在發展對人的信賴關係,以後孩子能不能信賴人,關鍵就在這個時候。父母親要讓孩子有「信任的可能性」,這代表不能隨便矇他、騙他,而是要鼓勵孩子、支持孩子,讓他覺得可以放心地去嘗試、探索。

 

有些父母會想要修正孩子的行為,尤其是大人看來危險的行為。例如孩子有時會直接將泥巴或髒的東西拿到嘴裡吃,因為他並不知道那不是食物,有些父母為了嚇唬小孩,會主動拿泥巴或髒的東西,甚至辣椒給小孩子吃,小孩吃得哇哇叫,父母覺得這樣就教會孩子分辨「香」和「臭」了,其實這不是一個好的方式,孩子會因為父母這樣的作為,無形中感到害怕、產生不信任感。

 

要針對這種行為教導孩子,應該是孩子不小心拿到泥巴吃了下去,我們才提醒他說這個不可以吃,因為不衛生;或者是孩子不小心摸蠟燭、發現到「燙」,就會自動收回手來。這是行為修正裡的反射行為,學習或教育應該發生在那個時候,而不是父母主動去創造一個讓孩子感到「害怕」或限制的情況,這樣會破壞信任關係,孩子其實得要「真正嘗試過」,才會自然地學會。

 

我比較喜歡福祿貝爾說的:孩子要的是「玩」,「玩」就是他的工作。從我的個人經驗來說,當我在電腦前面打博士論文的時候,我家的一歲大女兒會爬過來,爬到我的腿上來說:「打打打打打!打打!」然後她的手就伸到鍵盤上開始幫我打博士論文,這時候我就趕快把檔案存起來,讓孩子打,她還會學我邊打邊翻頁的樣子;打一陣子後她就會說:「好了!」然後去玩她的積木。小孩這個時候正處在嘗試的階段,讓孩子多嘗試是好的,而且孩子有很多時候是在模仿大人,他只是想要試試看世界上的各種新奇的事情,去探索各種可能,他們在玩中學習。

 

這時候如果父母一直覺得孩子做了干擾大人的事情,而對孩子綁手綁腳,孩子其實會挫折,也沒有辦法統合自己的感覺。有一次,我在捷運上看到一對父母,一直想要阻止孩子去玩座位旁的一根滑滑冰冰的柱子,先是媽媽打孩子伸出去探索的手,再來是爸爸壓住孩子的腳,結果,那孩子用不喝牛奶來抗議。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的探索與好奇被壓抑,學習的可能性被剝奪。其實,沒有經過探索的孩子,在生理上比較可能會出現不統合後的「過動」,孩子過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他的感覺不統合,那其實是因為沒有機會去探索身體的自律機轉,也就沒有機會學會掌握。一個孩子要抓柱子、要翻身、要找最好的位子,就會調整自己的肌肉和神經去做,當神經被刺激了,對他的成長和未來的感覺統合就會有幫助。

 

所以,在孩子正要開始學習的時候,開始對人的活動有好奇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制止他,最好盡量陪孩子玩,讓孩子多接觸人和不同的事物,在其中適時地教導他什麼是安全的,孩子才能因為有信任感而敢於向外發展,不會退縮。

 

 

找尋創造和學習空間的兒童期

 

 

在孩子兩、三歲到五、六歲這段時間,是孩子創造力的開始,也是孩子觀察、學習的重要時刻,他對形體的描繪會越來越精確,但是抽象思考還是非常困難,孩子不會有太多的「記憶」,所以我們不要逼孩子去做他沒有辦法記憶的事情,反倒是要鼓勵他發揮創意,即使發揮完就算了,他還是會有自然的累積。

 再大一點,孩子就會開始學習思考,然後行動。例如孩子到了五、六歲,會開始喜歡下棋、玩撲克牌,因為那些東西都可以讓他有一些思考,這是他剛剛發展出的「具體化事物關係進而建立策略」的能力,這時候,父母應該配合他的成長,讓孩子盡情發揮,千萬不要揠苗助長。

 

在國小的這段學齡期間,孩子會很願意讀書,因為他們開始有想去研究出一個什麼,或是成就一個什麼,想要獲得績效的動機和衝動,如果孩子在這個年紀不想讀書、看書,那一定是前面階段出了問題,他沒有被鼓勵、刺激,也沒有機會探索,就培養不出這種「勤奮」工作的動機。這種「勤奮」是累積下來的,是經過他不斷探索之後,發現世界蠻有趣的,有很多東西可以學,學了會有成就,就會勤奮探索。

 

另外,這時候的孩子,其實開始可以寫「我的志願」這種題目了,而他會開始從身邊的人寫起,因為他開始模仿,開始認同,當他寫我的志願是要當挑磚工人時,千萬不要說他不長進;孩子一下子要當水泥工,一下子要當台灣之子時,也不要說孩子見異思遷。這個時期,如果父母想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探索、認識世界,就要開始幫孩子創造「認識可能認同的對象」的機會。例如給孩子更多的書可以讀,讓他在書中找到認同;或陪孩子看電影,告訴他電影中的各式各樣不同的人;或是到郊外走走;鼓勵孩子做家事;到左鄰右舍串門子時跟孩子講很多社區人物的故事,都會幫助孩子開拓視野。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秀芬 演講

陳睿倩、翁靜育 整理

  這裡所說的「教學法」,應該說是教學「理念」。蒙特梭利常說,不希望大家把她的教育理念說成是一種方法,因她所主張的是一種理念、一項真理,要讓我們做對的事,做該做的事。正如我們信上帝,是相信一個「真理」,而非只是一個「宗教」。那麼,蒙特梭利教學法有什麼特徵呢?

 

1.尊重兒童,以兒童為中心

  尊重兒童是指:認同兒童的情緒,了解兒童的感受。如果一個孩子被尊重,他很容易產生自信、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自然也會尊重別人;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被踐踏、侮辱,總是不被尊重,那麼他很難產生尊重別人的看法。重點在於,父母親要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附屬品。我們平常跟孩子講話,最好蹲下來,跟他眼神相對,不要用一個「高高在上」的角度。反過來,當孩子跟我們講話的時候,我們也要仔細傾聽,雖然孩子常常說童言童語,可是一定是對他有意義,才會說出來,所以父母親要重視孩子講的話。

    到底什麼才叫做「以兒童為中心」呢?怎樣拿捏尺寸才不會變成縱容孩子?這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台灣社會的孩子有兩極化的現象,不是被寵得過頭,變成小霸王,什麼是都以「我(兒童)」為中心;不然就是另外一個極端,被打、被虐待、被屈辱、被罵得不是人,很兩極化。所以,首先要釐清的就是,「以兒童為中心」絕對不是讓孩子成為家中的小霸王,而是以教育的角度,來看看我們的兒童需要什麼樣的學習環境與內容,特別為他設計,這才叫做「以兒童為中心」。

 

2.給予兒童自由的選擇權

  我剛接觸蒙特梭利教育的第一印象是:「不錯喔,孩子可以自己選擇他要做的事,不是填鴨的,蠻好的。」這種顛覆傳統教育理念的方式,就是蒙特梭利教育的特色。

    基本上,孩子可以在教室裡自由走動,自由選擇他想要做的「工作」。當這項教具是他自己選擇的時候,孩子比較能維持興趣,因為「不是大人指定我做的,是我自己選的!」孩子有興趣,注意力自然就會提高,操作教具時也比較會有「重複」的情形發生。孩子為什麼會重複呢?因為當孩子自己選擇時,他有學習動機,他想要學會。

    我們講故事給孩子聽的時候,最容易體會孩子喜歡重複的情況,因為孩子聽一次故事不滿足,他想要聽好多次。為什麼同一個故事他不會覺得膩呢?不只是因為孩子喜歡聽、有興趣,還有一個更深的理由,就是孩子正在學習,他要把故事內容記住。

    小孩子的頭腦充塞著許許多多的資訊,很需要組織、整理、吸收。當孩子重複操作教具時,就是在一個大腦吸收的過程中,不斷地鍛鍊他的感官與運動器官。所以,蒙特梭利的教育以自由為前提,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鼓勵孩子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一般幼稚園的孩子,通常是由老師安排幼兒的課程,幾點到幾點做什麼,中間休息一下,待會兒再看老師給我們做什麼。這樣教育之下的孩子比較被動,什麼事情都要聽人家安排,所以到了寒、暑假,最常聽到孩子抱怨:「好無聊喔!我不曉得要做什麼。」難道孩子往後的一生都是這樣嗎?都要接受別人的安排嗎?所以我們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給孩子自由,包含背後更深刻的意義,那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主動的學習者,能夠為自己以後的人生負責。

    當然,雖然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工作項目,但在蒙特梭利教室裡還是有一些基本的限制,假如說有個孩子選了一個對他而言太難的工作,我們要跟孩子明講:「這個教具現在還不適合你。」然後再向孩子介紹適合他的工作,引導他去學習。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蒙特梭利所提出來的一個影響非常深遠的觀念。以前我們帶孩子的時候,會發現一些現象,可是卻不知道這些現象叫做敏感期,也不曉得這些敏感期在教育上面,有這麼深遠的影響。人從出生到長大,有很多段的敏感期,以後我們會在「認識兒童各階段的敏感期」中詳細講。

       這裡先舉一、兩個例子,簡單說明一下。神在創造兒童的時候,就給兒童每個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敏感期。在孩子一歲左右,會很仔細的看地上有哪些小東西,即使是一條小毛線、一根迴紋針、一顆小米粒,他都會撿起來,然後塞到嘴巴去舔舔看。相信很多當媽媽的人都知道孩子有這樣的現象,可是卻不知道背後的意義。一歲多的孩子為什麼會對這些小東西這麼敏感呢?因為他要從觀察這些小東西來了解這個世界。

       至於兩、三歲的孩子,他有個秩序的敏感期,這時候的孩子希望環境保持在他熟悉的狀況:每天散步的路線要一樣、洗澡的順序要一樣、餐桌的座位要一樣、東西要放在一樣的地方…。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要靠這種方式來建立他的生活秩序,如果生活中有太多變化,他會覺得很不舒服。四歲的孩子不會這樣,五歲的孩子也不會這樣,奇妙的是,一旦過了那個敏感期,他就不會這麼堅持了。所以,對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若要做任何改變,都應事先告知,給他心理預備,否則就是大人單方面的問題了,因為你不了解他的需要嘛!若是了解,就可以和他和平共處,親子間的交流就會更順暢。

 

4.混合年齡教學

  正統的蒙特梭利幼稚園一定是混齡的,三至六歲混合教學。以我在美國實習任課時的觀察,蒙特梭利混齡教學真是一幅很美的畫面。在一個蒙特梭利教室裡,一班大約有二、三十個孩子,如果有小孩弄倒了豆子,很多小朋友都會過來關心,主動幫忙。若有新來的小孩,舊生也會過來照顧、介紹環境。同學們互相友愛、互相照顧、互相學習,小的孩子以大孩子做榜樣,尤其是當大孩子做數學、語文的工作時,小的孩子在旁邊都看呆了:「哇!好厲害喔!」眼神充滿了仰慕,此時在這些小孩子心中認定一個想法:「希望我以後也要像他這樣。」「希望我以後也要做這個數學,做得這麼好。」

    反過來看,有的人會問:「對小的孩子好,那對大孩子呢?」好處就是大的孩子學習照顧幼小、學習自律、作榜樣,責任感與榮譽感被激發出來,這樣的收穫是無價的。我曾經在美國觀察一個小女生個案,她三歲剛入學時,真是教室裡的一個小麻煩,什麼人都不准碰她,她有自己的領域,如果有人「越界」,就馬上打回去,什麼人都不甩,非常自我中心。可是她在蒙特梭利教室待了兩年以後,慢慢進入她的工作領域,慢慢的投入,等到她入園第三年,也就是五歲的時候,她忽然發現,自己是班上最大的孩子,咦!這下子不一樣了,榮譽感來了,每當有三歲的新生進來,就馬上過去呵護照顧,她不但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還能夠看到別人的需要,主動關心別人,這是在傳統班級裡所看不到的現象。

 

5.著重智慧和品格的養成

  蒙特梭利教育有千餘種教具,幫助孩子把複雜的東西變得很具體,所以孩子學起來輕鬆快樂,自主性強,無傳統的填鴨式缺點。例如感官教具裡的長方體、圓柱體等立體幾何教具,讓孩子從小就摸一摸,等到他將來真正學到數學的體積、面積時,就會發現這些是他的老朋友了,他有很具體的概念,怎樣也難不倒他。再舉數學教具的例子,乘法、除法都可以拿來讓孩子操作,用很簡單、具體的方式「摸」出答案來。到底怎麼摸乘法呢?請看介紹數學教具的地方,你就會發現,數學真的可以用摸的!

    所以,我的女兒常常說:「數學好簡單喔!」她絕對不是吹牛,我想如果把蒙特梭利教具拿給你們的孩子來操作,結果也是一樣,你們的孩子也會說數學好簡單!記得我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時,我看一下國小的數學教學進度,拿三年級的測驗卷來給她試試看,結果她都會做,因為她已經了解什麼叫「位格」,知道數字的進位概念。位格就是十位、百位、千位等,當時她就算是算到百萬,也都沒問題,因為位格的觀念只要一弄清楚,就很容易應用。所以在智慧的養成方面,蒙特梭利的教具不論是數學、語文、科學或其他學科,都是一樣,能夠很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效果非常好。

    品格與智慧相輔相成,有了智慧卻沒有品格,將是人類的大災難。蒙特梭利的「新兒童」讓我們看到,孩子經由專心的工作,會經歷一種轉變(正常化),從而發展出一群喜愛秩序、自動自發、專注、自律並且快樂的兒童。就如同蒙特梭利的說法:「我們的學校一開始可比擬為療養院,兒童在這兒發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心智健康。」

    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我們應該教導孩子應對進退的各種禮儀,包括開關門、接電話、接待客人、以及擤鼻涕等等,這些小事累積起來成為一個有品格的孩子,這也是我們作父母親的責任。

 

6.尊重兒童的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

  蒙特梭利的教育偏重個別教學,依照每個孩子不同的需求而設計,沒有課程表。家裡如果有兩個孩子以上的父母親會發現,同樣都是父母所生,可是兩個孩子的個性、喜好、資質卻都不一樣。我們家的孩子差更多,老大學什麼都很快,才教她數字一到十,她一天就學會了,之後怎麼考都考不倒;老二就不一樣了,同樣的一到十,他學起來就有困難,我還為他設計了各種延伸變化,讓他反覆練習。這樣經過一年,他好不容易才學會了。您想,一天和一年,這其中的差別有多大?!如果我事先就計劃好課表,他能「裝」得進來嗎?

    媽媽們聽了或許會很煩惱,不要課表到底要怎麼教?只有一個秘訣,就是尊重、跟隨孩子的引導,讓孩子「告訴」你父母親從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就會發現他現在對什麼有興趣,你就趕快做學習紀錄,馬上介紹他適合的教具。舉個例子,我兒子做數學的加法板時,算1+1啊,1+2啊,他用長條木板來算加法,突然,他發現:「媽媽,有好多答案都是9!」因為他在寫9這個數字時,印象特別深刻。我耳朵一豎,立刻乘勝追擊:「真的嗎?好啊,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可以湊成9呢?從1開始,1跟什麼可以配成9?那2又跟什麼配成9?…」我和兒子兩人就把哪些數字木板可以配成9的延伸變化通通擺出來,然後,又進一步發現「1+8和8+1的答案是一樣的」,長條木板放在一起比比看,「喔,是一樣的。」就這樣,他又了解數學加法交換律的概念,原來:1+8和8+1是一樣的,2+7和7+2是一樣的。

    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你看到孩子有興趣的地方,跟著他就對了,孩子無形中就會透露給你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我們要做個細心的觀察者,才能夠為孩子設計出特別的教導。附帶一提,最近我碰到比較多屬於學習遲緩的孩子,或是有自閉、過動傾向的孩子,我深深覺得,這些孩子更需要父母親特別的教學設計與引導。

 

7.教師是一個引導者

  蒙特梭利認為,教師的主要角色是一個引導者(director)。我們要好好觀察孩子,跟著孩子走,順著他可以學習的東西,把教具適時的帶進來。

    做父母親的也一樣,我們要牢記,自己是一個引導者、是一個觀察家,而不是一個「教」的人。我的兩個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自己會的。」因為是他們自己從做中學會的,再用前面提過的例子來說,我兒子操作數學教具時,有幾個答案都是9,那是他的發現。孩子自己的發現,遠比大人告訴他的學習效果好,而且好上幾百倍!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媽媽,我自己會的。」你應該把這句話當成是一句恭維,代表你教育成功的指標。就這一點來講,我們非常需要一次心靈改革,不要再把自己當成權威角色,而要退居隱密地方,當一個成功的引導者。

    在蒙特梭利幼稚園裡,可以見到這個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實。你不會聽到老師大聲喊著:「不要吵了!」代替的是,老師輕聲細語跟孩子說:「現在是安靜下來的時候。」以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將來可以當老師,因為我覺得自己的音量太小,一定管不住孩子。沒想到我可以當個很好的蒙特梭利老師,這樣剛好符合引導者的形象。大人輕聲細語,小孩子也會跟著輕聲細語:你越大聲吼,孩子也越大聲吼回去,他都學你的。別忘了,孩子是最佳的模仿者。

 

8.配合兒童的環境及豐富的教具

  蒙特梭利的教室都有精細的設計與規劃,教具擺在兒童拿得到的地方,而且是一個安全的環境。在「居家環境的設計」單元,會有更仔細的討論,還有實際的照片可以看。你們知道嗎?誰是第一個想到在幼稚園裡,擺放適合孩子尺寸桌椅的人呢?就是蒙特梭利本人。她主張在一個配合兒童的環境裡面,需要擺放小桌子、小椅子、小櫃子,給孩子主動去使用。在這樣的環境裡,蒙特梭利說:「兒童可以脫離成人不當的干預,根據成長的定律,去過自己的生活。」

    談到豐富的教具,是一個準備好的環境必備的東西。蒙特梭利不只是一個哲學家,她還是一個實踐者,她創造發明了無數種的教具,我個人所學過的教具就有一千多種,還不包括「延伸變化」。

    這裡簡單說明一下所謂的「延伸變化」如何應用於不同的孩子。以我兒子學數0-9數量(教具名稱為紡錘棒盒)為例,他不喜歡我採用的冰棒籤,我只好動腦筋來個延伸變化。對了,他喜歡玩小的模型軍人,那我就把他的玩具拿來取代,做成數數的教具,結果他真的樂意操作了。再舉一個例子,我今天拿綠豆讓孩子做日常生活教具「舀豆子」的練習,那你說,孩子比較喜歡彩色珠子,換成珠子可不可以?當然可以。所以一項教具的基本原理把握住了,根據不同孩子的需要與學習狀況,就會有很多延伸變化出現。父母親因此就會變成一個動腦筋的人,一方面觀察孩子對什麼有興趣,一方面就不斷動腦筋,教具就會不斷開發出來。這也是當一個蒙特梭利老師很有樂趣的地方,因為不斷看到每個孩子的需要,就會不斷有新東西開發出來,做父母親的也是一樣,可以針對自己的孩子來設計。

 

9.摒除獎懲制度

  接受蒙特梭教育的孩子,從工作中就已得到滿足和快樂,且有自尊和榮譽感,所以每天都有學習、收穫和成長,是很忙碌的工作者。物質的獎勵對他來說已經覺得沒必要了,他愛工作勝過愛糖果、玩具,他的精神早已提昇至更高層次了。

    但在剛開始使用蒙特梭利的教學方式,來帶領孩子工作時,孩子很可能沒興趣,因為他還沒有養成工作的習慣。這就像剛上蒙特梭利幼稚園的新生一樣,也是混來混去,因為他還沒有找到他喜歡的教具。一旦孩子找到真正吸引他的一項工作,他就會很投入,那時候,你會看到孩子很專心,而且漸漸喜歡工作。到這時候,如果你跟他說:「等你做完這項工作,我就給你一顆糖果。」其實對孩子來說,這已經不重要了。因此,獎勵並沒有必要,孩子從工作中會感到滿足、有收穫,他不需要你給他任何獎勵。

    至於懲罰,我們主要是指體罰,那根本都不需要了。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做出偏差的行為呢?那是因為他的能量沒有導引到正常的工作上去。我們常常看到傳統幼稚園裡有一些「小滑頭」,因為學的東西太簡單,可是又被迫要跟著大家一起行動,實在太無聊,當然只有搗蛋了。我發現,很多愛搗蛋的孩子其實都很聰明,原因就出在他的能量沒有被導引到正常的發展方向去。所以,當蒙特梭利教室裡的孩子已經投入他的工作,很專注的時候,外來的獎勵跟懲罰其實都已經不需要。孩子自己有尊嚴,他會自動自發,他很有學習的意願,外來的動力根本不必要了。

 

10.注重日常生活教育及感官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是蒙特梭利環境裡,最早介紹給孩子的工作,它包括基本動作、生活禮儀、小肌肉發展訓練、動作的控制、照顧自己、以及照顧環境等等項目,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主要目的在訓練幼兒肢體動作的協調能力,使其適應環境,奠定獨立生活的基礎,並培養孩子的耐心與注意力、手眼協調及互助、愛物的好習性。

家有兩歲幼兒的媽媽常會發現,你掃地時,他會跟你搶掃把說:「我也要掃。」或「我來!我來!」這就是教他使用掃把的最好時機,因為這時他最有興趣。大部份說得出來的動作,如縫、撕、貼、切、拿、打、轉、貼、剪、捲、揉、捏、走、坐、站、跑,均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這些動作的練習也都是日常生活教育的一部份。

  感官教育指的是感官能力的培養,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及立體觸覺等,若能在零到六歲感官的敏感期提昇其敏感度,對以後的學習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例如音感的培養,一定要趁早進行,若錯過了聽覺的敏感期,等到長大才要矯正五音不全或發音不標準的毛病,可能就會事倍功半了。

 

11.注重本土文化及跨文化教學

  世界上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所要教導孩子的內容就會不同。如東方人在日常生活教育要學習如何拿筷子,西方的孩子就要先學如何使用叉子、餐刀、奶油刀等各種餐具,這就是本土化教學的意義。而蒙特梭利一生因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她發現人類互相殘殺,很大原因是彼此間的不了解,所以主張跨文化的教學,使孩子除本國文化外,也具有世界觀,也能認識並進而尊重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所以蒙特梭利認為教育是促進世界和平最好的途徑。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bymassage 新生兒按摩(上肢的按摩法)

資料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WyXGdXIagwg&feature=related

 

新生兒兒按摩 (正面下肢的按摩)

 

資料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RoBjlm_ol2Y&feature=related

 

Babymassage 新生兒按摩(背部的按摩)

 

 資料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5PO40ukLKdY&feature=related

 

新生兒按摩 (背部的按摩二)

 

 資料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LXI1shhnfnY

 

Babymassage 新生兒按摩 (腹部的按摩)

資料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8Co-h-ptatI

 

Babymassage 新生兒按摩 (足底的按摩)

資料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omPy06qjYEI

 

 

新生兒按摩擺位

 資料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M-kpBJ_44MY&feature=related

 

How to massage a baby (如何幫寶寶按摩)

資料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9_-P6jrMPDI&feature=related

 

Baby Massage

資料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32l1Kp8znHA&feature=related

 

 

引用http://www.tat180.com.tw/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送給孩子一生受用的禮物,不是優渥的生活條件,而是懷有信心、理想,和希望的心態~
 
 
名, 拉佛西看到一個純真的孩子索取簽名,便痛快的簽上自己的名字 ,他激動的一陣歡呼 : “ 拉佛西小姐親
 
筆簽名的運動衫, 售價200美元! “ 經過現場競價 ,一名商人以1200美元的高價收購了這件運動衫, 回到家
 
裡 一家人都禁不住狂歡………. 父親感動得淚水橫流 : “沒想到你真的做到了! 我的孩子! 你真的很棒!!” 這
 
個晚上 父親與他抵足而眠, 父親問: “ 孩子 從賣這三件衣服中 你明白了什麼?” 他感動的說: ”只要肯動
 
腦筋辦法總會有的  ” 父親點點頭又搖搖頭:  ”你說得不錯!但這不是我的初衷, 我只是想告訴你,
 
一件只值一美元的舊衣服,都有辦法高貴起來,何況我們這些活生生的人 呢? 我們只不過黑一點、窮一點,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霎那間,他心中升起了一輪燦爛的太陽, ”連一件舊衣服都有辦法高貴,我又有什
 
麼理由妄自菲薄呢?” 從此,他努力學習,接受嚴格刻苦的訓練,對未來充滿希望二十年後,他的名字傳
 
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 他就是…麥可 喬丹"
 
 
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於紐約的部魯克林貧民區,他有四個兄弟姊妹,父親微薄的工資根本無法維持家
 
用,他從小就在貧窮與歧視中渡過,對於未來 他看看不到什麼希望。

那年 他十三歲,父親給他一件舊衣服 :“ 這件衣服能值多少錢? “
“ 大概一美元” 他回答
“能賣到二美元嗎? 要是你賣掉了,也算幫了我和妳媽媽 “
⋯⋯
他點了點頭 : “ 我可以試一試 但不一定能賣掉 “

他小心的把衣服洗乾淨,沒有熨斗 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 鋪在一塊平板上曬乾,
第二天 他帶著這件衣服來到人流密集的地鐵站,經過六個多小時的叫賣,他終於賣出了這件衣服,他緊緊
 
的拿著二美元 ,一路奔回了家。

以後每天他都熱衷於從拉圾堆裡掏出舊衣服 打理好後去鬧市裡賣,如此過了十多天,父親又遞給他一件舊
 
衣服 :“ 你想想 這件衣服怎樣才能賣到二十美元? “
怎麼可能?它頂多值二美元。
父親啟發他 : “你為什麼不試一試? 總會有辦法的“
終於 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他請學畫畫的表哥在衣服上畫了一隻可愛的唐老鴨與一隻頑皮的米老鼠 ,他選擇在
 
一個貴族子弟學校的門口叫賣,
不一會, 一個開車接少爺放學的管家為他的小少爺買下了這件衣服, 那個十來歲的孩子很高興, 還給了他五美
 
元的小費 ,25美元, 這無疑一筆鉅款! 相當於他父親一個月的工資,

回到家後 父親又遞給他一件舊衣服 : “你能把他賣到200美元嗎?” 父親的目光幽幽的閃著光,
這一回 ,他沒有猶疑 沉靜的接過衣服 ,

二個月後, 當紅電影<霹靂嬌娃>的女主角拉佛西來紐約做宣傳 ,記者招待會結束後, 他推開身邊的保安 ,衝到
 
拉佛西身邊 舉著舊衣服請她簽名,
拉佛西看到一個純真的孩子索取簽名,便痛快的簽上自己的名字 ,他激動的一陣歡呼 : “ 拉佛西小姐親筆簽
 
名的運動衫, 售價200美元! “
經過現場競價 ,一名商人以1200美元的高價收購了這件運動衫,
回到家裡 一家人都禁不住狂歡……….

父親感動得淚水橫流 : “沒想到你真的做到了! 我的孩子! 你真的很棒!!”

這個晚上 父親與他抵足而眠,
父親問: “ 孩子 從賣這三件衣服中 你明白了什麼?”
他感動的說: ”只要肯動腦筋辦法總會有的  ”
父親點點頭又搖搖頭:
 
”你說得不錯!但這不是我的初衷,

我只是想告訴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舊衣服,都有辦法高貴起來,何況我們這些活生生的人 呢?

我們只不過黑一點、窮一點,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霎那間,他心中升起了一輪燦爛的太陽,
”連一件舊衣服都有辦法高貴,我又有什麼理由妄自菲薄呢?”
從此,他努力學習,接受嚴格刻苦的訓練,對未來充滿希望
二十年後,他的名字傳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

他就是…麥可 喬丹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除了買襪子,我不太想得出「單一尺寸,大小通用」這句話還適用於人生中哪些情況;而且,即使是買襪

子,同樣的尺寸也不見得適合每一雙腳。無論如何,對於當個稱職的父母這件事來說,這句話完全派不上用

場。

除了買襪子,我不太想得出「單一尺寸,大小通用」這句話還適用於人生中哪些情況;而且,即使是買襪

子,同樣的尺寸也不見得適合每一雙腳。無論如何,對於當個稱職的父母這件事來說,這句話完全派不上用

場。

的確,教養子女的基本準則適用於所有孩子。實踐這些準則的具體方式,卻須配合孩子的年齡、性格、興趣

與實際境況調整。父母不該改變任何基本原則,而要依據孩子的個人特質,對這些原則做些修正。

 

 

父母應該把每個孩子視為獨特的個體;即使有兩個以上的兒女,這個觀念仍然正確無誤。父母沒有理由要以

完全相同的方式對待家中所有子女;而且,我還有相當充分的根據,可以駁斥毫無其他原因、只為了維護一

致性而堅持一視同仁的做法。每個孩子都各有不同的個性、才華和興趣,父母在決定教養方式時,應該將這

些因素都納入考量。再次強調,父母必須遵循基本的教養準則,但依每個孩子的特質調整實行的細節。

 

舉例來說,教養小孩的基本準則之一,是所有年齡層的孩子都需要規矩和約束。然而,你為子女訂立的日常

規約,應該視每個孩子的年齡與成熟度而異。譬如說,你的大兒子經常無法完成每天的家庭作業,而老二卻

總是按時做完功課、不必叮嚀敦促。相形之下,這個哥哥便比較需要父母監督。雖說這兩個孩子都應該遵守

某些關於完成家庭作業的規定,但是如果父母對哥哥設定比較嚴格的規定,對弟弟則較寬鬆,也是合理的做

法。同樣地,比起年幼的弟妹,年長的孩子可能比較有能力處理晚睡的狀況,或是遵守夜歸時間的約定,因

此,父母理當在這方面給與他們不同的待遇。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培養愛學習的好大腦,該做的不是送孩子去全腦補習班,

而是吃好、睡好、多運動、好好愛他、陪他玩、讀書給他聽

這些,不需花大錢,用心的父母都做得到。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子共讀好書】如何知道海嘯就要來了呢?

2011年在日本東北部地區發生的331地震,造成了重大的死傷和損失,對當地居民和他們所
 
處的城鎮造成了永久性的影響。但小朋友們是否知道,和2001年南亞海嘯一樣,絕大多數
 
的破壞,都是因為地震擾動海水,形成海嘯所造成的。那大家是否了解地震與海嘯的成
 
因?又該如何預測海嘯的發生呢?

更多豐富的內容,請看以下新匯流基金會連結
 
 
http://hyperconvergence.pixnet.net/blog/post/74110472

小天下的『逃出大海嘯』、『地震與海嘯』)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第一次自己吃飯,從「玩」食物開始

 

圖片來源:陳怡安

 

什麼是口腔敏感?吃飯吃的慢,也不喜歡刷牙,可能就是口腔缺乏刺激而造成寶寶的口腔敏感。

 
諮詢∣兒童職能治療師呂忠益

寶寶一歲半就可以自己拿湯匙吃飯。爸媽要讓孩子有機會練習自己吃,自己吃飯代表小肌肉控制及手眼協調

能力的發展日漸成熟。先幫寶寶準備一個專屬的位置,也不要怕他吃不好、會弄髒衣服或環境,就貪圖方便

餵寶寶吃。

一歲到一歲半是訓練孩子吃飯的最佳時機,他開始可以自己拿湯匙。在此之前,寶寶喝水時,可以練習使用

吸管、杯子。用杯子喝水,鍛鍊他的手眼協調,有助發展自己拿湯匙吃飯的能力。

剛開始訓練寶寶自己吃飯,可以幫他準備專屬的椅子、專屬的餐具,並從「玩食物」開始。

在吃飯前兩、三分鐘,允許他用自己的方式接觸食物,不論是用手抓或是湯匙攪,讓寶寶透過自主的遊戲,

建立對「坐著吃飯」這件事的好感。

有時候孩子會玩到停不下來,無法專心吃飯,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幼兒。讓寶寶玩食物五到十分鐘,是可以接

受的範圍,超過這個時間,爸媽可以握著寶寶的手,慢慢引導他用湯匙開始吃飯。

剛開始學習自己吃飯,寶寶容易遇到挫折,例如湯匙放不進嘴巴裡、吃不到東西,他也許會生氣。這時爸媽

可以握著他的手,幫忙寶寶把湯匙放進嘴巴裡,這樣他會慢慢學到如何做才能吃到東西。

當寶寶從「玩食物」到「吃飯」,有些孩子吃沒幾口,就想下桌,這是因為寶寶覺得「吃飯」不好玩或他根

本不餓,也有可能他不喜歡爸媽準備的食物。如果發現寶寶覺得吃飯很無趣,可以試著和他玩遊戲,比如

說:「來,換你餵媽媽吃一口,」漸進的吸引他投入。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前教育普及化,家長對幼稚園的功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既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又擔心揠苗助長?到

底學前教育該教孩子哪些能力?注音符號要在幼稚園先學,小學才跟得上。真的是這樣嗎?

關於學習注音符號是否愈早起步,對日後小學階段的學習愈有利,常困擾家長。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從三方面

來探討說明。

 

一、先學注音無關日後的學習成就:許多研究指出,孩子在學前階段是否學過注音,與入小學後的學習

適應或學業成就並無直接關聯。

反而有研究發現,幼兒提早學習注音符號,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包括如果孩子跟著未受過專業訓練的

老師學注音,可能學到的是錯誤的筆劃、發音與拼音方式,上了小學後就很難糾正。

而且,一些先學過注音的孩子,對於老師教的注音課程不感新鮮,容易有上課不專心的問題,反而養成不良

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二、小一規定需教注音:根據教育部規定,注音是小一上學期前十週國語課程內容,並不是幼稚園語文領

域的課程目標。

在學前階段本來就不該教注音,而小一老師一定得按照這個進度教學。如果真有老師跳過注音不教,爸媽可以向學校或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處)反應,要求老師正常化教學,而不是花錢提早把孩子送去正音班補習。

 

三、認字不必倚賴注音:許多人以為學國字必須倚賴注音,沒學好注音,無法學認字,其實這種想法並不

正確。對年幼的孩子而言,辨認注音是困難的,因為注音是抽象的符號,單獨的「ㄅ、ㄆ、ㄇ、ㄈ」等聲

符,無法和平常中文口語中的字或詞相對應。而且,注音的筆劃少、字形又相近,像是「ㄈ、ㄇ、ㄩ」僅開

口方向不同,孩子很容易產生混淆。

此外,在生活中孩子經常接觸的是國字,比較少有用注音的機會,所以他們會對國字熟悉而對注音感到陌

生,認識國字也會比學習注音來得快、來得早。很多孩子在沒學過注音前,就能認得很多國字,像自己及家

人好友的姓名、喜歡的動物名稱,因此,孩子並不一定要先把注音學會,才能學認國字。

注音符號要在幼稚園學,小學才跟得上。

真的是這樣嗎?

 

很多孩子在沒學過注音前,就能認得很多國字,像自己及家人好友的姓名、喜歡的動物名稱,這是因為在生

活中孩子經常接觸的是國字,比較少有用注音的機會,所以他們會對國字熟悉而對注音感到陌生。

其實認字不必倚賴注音,學前教育,家長更應該重視的是孩子身體的動作能力、生活的自理能力、情緒管理

和語言溝通能力……,幼兒園所的合格教師要以專業的態度及方式,協助孩子培養出這些基本能力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病是教養出來的:孩子的四種氣質(第一集)》

你聽過主張慢學的華德福教育嗎?

你知道華德福是全球成長最快訴的獨教育體系嗎?

關於教育,你已經聽過各家各派的高論,而這一種,

或許才是父母想要的解答!


一個人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和所受的教養模式,決定他未來生什麼病!

看病如算命,看孩子生什麼病,就知道他受到什麼樣的教養!!
每一個疾病都代表一種需要,每一個孩子的問題行為背後,都有其健康上的意義。

教育世家的四個孩子,各自在專業領域擁有一席之地,卻都帶有困擾一輩子的「不治之症」,他們的病怎麼來的?

六歲的孩子既不吃藥,也不喝飲料,飲食作息十分正常,為何牙齒已經換到九歲孩子的程度,生理提前三年發育?

大學法律系畢業的高材生,為什麼在留學美國讀雙碩士之前,還要先考好公職「備用」,忙到無暇照僱自己的三餐飲食?

我們的教育惹出多少奇怪的社會現象,養出了多少怪異的疾病?

  • 作者介紹


    許姿妙

    學經歷簡介

    中國醫藥學院學士後中醫系畢業
    許姿妙中醫診所負責人
    前台中市聯合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
    中國廣播公司「大地的聲音」、「生活中醫」主講
    東森聯播網望春風電台,「健康有約」節目主講
    台中文山社區大學中醫課程講師
    台中大墩社區大學中醫課程講師
    首創穴位埋線減肥療法
    潛心研究乾癬、異位性皮膚炎、濕疹、青春痘等難治皮膚病,獲得突破性成果,並深獲日本及歐美等地的肯定。

    病是教養出來的:孩子的四種氣質(第一集)-目錄導覽說明


  • 寫在本書之前 -光鮮亮麗背後的”不治之症”
    前言-
    錯誤的教育危害思想,扭曲性格,乃至引發肉體的病痛;
    正確的教育為一輩子的健康紮根
    導讀一,你這樣教育孩子嗎?
    導讀二,請問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導讀三,台灣的父母,你為什麼焦慮?

    第一篇-孩子準備好了嗎?-生理發長與腦部發育都有其內定的時間表
    人體生理發展的時間表
    提前學習,是在摧毀孩子的神經系統
    提前用腦力,迫使小女孩性早熟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在學習能力上居於劣勢
    學習壓力如何傷害幼兒的腦
    人生的第一個七年(0歲至七歲),培養孩子堅定的意志力
    人生的第二個七年(七至十四歲),養成孩子豐富的情感
    人生的第三個七生(十四歲至二十一歲),發展成熟思考及良好的判斷力

    第二篇-不是孩子不受教,而是大人不會教-對四種不同氣質孩子的因材施教
    土,水,風,火四種氣質特性的由來,
    衝動自我的火相性格
    跟著感覺走的風相性格
    凡事等一下的水相性格
    人生即苦海的土相性格

    第三篇 常見的教養疑難與解答
    沒有玩夠的後遺症: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肢體暴力
    未建立正確人我界線的後遺症:欺負與被欺負
    不適當使用退燒藥的後遺症:發育遲緩,免疫病,皮膚病
    缺乏情感教育的後遺症:厭世輕生
    填鴨教育的後遺症:彎腰駝背

    第四篇 豐樂華德福師長的話

    後記

序/導讀 《病是教養出來的》top

寫在本書之前

光鮮亮麗背後的「不治之症」

  L家四名兄弟姐妹,出身北部教育世家。爸爸是某教育局的督學,媽媽也是教育界人士,四個孩子目前在社會上都擁有人人稱羨的工作。

  大姐不到三十歲已經是留美的大學教授,大哥也是留法的大學教授,排行老三的妹妹是中學老師,最小的弟弟也擁有一家升學補習班。左右街坊談起這一家人,無不讚嘆L家兩老教育有方,足為鄰里的典範。

  然而,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這一家四個孩子其實都有著不足為外人道的「不治之症」。大姐二十多歲的時候罹患卵巢癌,當時雖然經過手術和化療,但是直到現在仍必須年年定期追蹤。大哥有肝硬化,飲食起居都要時時留心,還有小時罹患過的氣喘,偶爾還會不定期發作。妹妹從小罹患自體免疫失調疾病,體弱多病的她多次進出醫院,中西醫都對她的病症感到棘手。小弟自大學時候開始病發原因不明的脊椎病,必須長年服藥止痛,嚴重影響日常活動。

  這四個孩子的病,雖然都沒有立即的生命威脅,但是遷延多年,也都沒有根治的辦法,尤其以現在的主流醫學來看,都是不能醫好的「不治之症」。

  初次接觸這一家人,得知四個孩子的病,讓我感到十分不解。因為以這樣的家庭出身,他們所接受的生活和醫療照顧,應該都在一般水準之上,為什麼還會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發生這麼嚴重的病症。而且四個人發病部位分散各處,當中也看不出有遺傳因素,這又更令人不解了。

  及至我深入了解他們的成長過程,才終於恍然大悟。

  不能消解的負面能量轉而攻擊自己的身體,助長細胞不正常分裂形成腫瘤

  大姐天生外向活潑,從小就喜歡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但是因為爸媽堅持教育傳統,只能認同「唯有讀書高」的唯一價值,所以從她升上國中以後,就斷然砍掉她的所有課外活動,每天只有上學和補習。又加上她是第一個孩子,必須成為足堪弟妹的榜樣,所以爸媽對她的學業表現一點都不能鬆懈。

  手巧的她喜歡畫畫、做手藝,又愛唱歌,還成天和同學湊在一起吱吱喳喳,一下子不能適應這樣封閉的日子,和家裡發生過無數抗爭,天天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她對課業不是很積極,爸爸只好親自坐鎮在她的書桌前,早也盯晚也盯,總算把她送上北一女中。當時的她總是不斷的拔自己頭髮,把頭頂拔出一個禿洞,還不停咬自己的指關節,十根手指都被咬得又紅又腫。

  往後的高中生活,她也是在父母的不斷鞭策下才總算完成學業,考上大學。結果就在二十多歲罹患卵巢癌。

  癌症的發生,從心理層面上講,常常來自病人的內在衝突。對這位大姊來說,想做而不能做,不想做卻被逼著做,這樣的衝突被強勢的父母所壓抑,無法向外表現出來,這股不能消解的負面能量轉而攻擊自己的身體,成為助長細胞不正常分裂的能量,這就是腫瘤形成的原因之一。

  壓抑自己不對外界做出反應,導致內臟的「硬化」病變

  大哥是家中長子,從一出生就背負著父母的殷殷期盼。他從小就有氣喘的毛病,常常半夜喘起來就必須緊急送醫。爸媽為了治療他的病,用盡所有方法,總算在他「轉大人」之前,把氣喘治好。

  和大姐相反,大哥安靜內向,也沒有太多的個人主張,是所謂典型的「乖寶寶」。求學過程中,他始終本分,總是捧著漂亮的成績單回家,雖然沒有突出的興趣或專長表現,不過他的「聰明好學、課業優秀」已經讓他的師長父母都無可挑剔。

  對於這樣的寶貝兒子,父母視為莫大驕傲,更是把光宗耀祖的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不惜傾盡所有也要栽培兒子到歐洲留學。對於兒子的內向、不善應對,父母視為「讀書人的真性情」,為了保護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兒子,更是對他的大小事都樣樣代勞,就連兒子上了大學以後交女友,到後來的選擇伴侶,他們都強力介入。結果原本就不多言的兒子更不願向家人交代自己的生活,平日對兩老避之唯恐不及。

  悶不吭氣的孩子其實有著自己的主見。從小看著姐姐不斷為了課業成績和父母衝突,自己雖然置身事外,其實早就對父母的高壓和專擅態度深不以為然,他感受到家中缺乏溫暖,父母又對他綁手綁腳,所以早早打定主意要出去過一個人的自在生活。遠去歐洲多年並非偶然,而是早在他的策畫之中。

  中醫說「鬱怒傷肝」,他一直壓抑自己對父母憤怒、不滿的情緒,導致他的肝細胞硬化。「硬化」是不反應、不表達情緒的結果,特性之一是「沒有反應」。他訓練自己對這個家庭的一切不做反應,因為長年壓抑自己應有的情緒反應,結果傷了肝。

  家中動輒得咎的「出氣筒」,因恐懼的情緒而傷害腎氣

  也許是對前兩個孩子投入過多,到了老三,父母已經有些「力不從心」。這個女孩似乎是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孩子,不但父母的關愛較少,還常常成為大人的出氣筒。她雖然從小就意識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所以很貼心而努力幫忙家務、照顧弟弟,但「多作多錯」,動輒得咎。認份而早熟的她很自動自發,從生活細節到功課都不勞煩大人操心,惟獨健康狀況實在糟糕。國小的一次盲腸炎手術之後就每下愈況,然後發現罹患了自體免疫功能失調疾病,身體的免疫功能會攻擊自己的腎臟,造成腎臟長年發炎出血。中學三年級的時候甚至因為嚴重的腸胃病,一半的上課時數都無法出席。

  自覺在家中孤立無助的孩子,常常因為莫須有的事遭責難,只要兄弟姐妹吵架,她就是第一個被怪罪的對象,讓小小心靈經常處在恐懼之中。中醫學說「恐傷腎」,害怕的情緒會削弱一個人的腎氣(腎的能量),造成她至今還是長年因腎臟功能不良而代謝失常,引發身體水腫不消,經年累月的腰酸背痛。

  一再被否定的學習生涯,重創背脊的健康

  最小的弟弟向來是最讓兩老頭痛的孩子。他非常活潑、喜愛運動,又熱愛音樂。但是和大姐一樣,這些興趣都不能見容於升學主義的主流價值,所以強勢的父母又比照「教育」大姐的模式,逼著他放棄所有的課外活動。可是小弟是一隻關不住的自由小鳥,中學三年的日子在親子不斷的碰撞中兩敗俱傷,小弟成了四個孩子當中唯一沒有考上第一志願的「異類」,父母也認為這是自己的一大「挫敗」,讓他們在親友之間抬不起頭。

  沒想到接下來的日子更是荒腔走板。小弟堅持要唸五專,爸媽卻堅持他的人生只有「上大學」一途可走,說「讀個專科算什麼」?結果小弟連考了四年大學,最後才好不容易考上一所私立學校。也就是說,他一共用了人生中黃金少年的六年時間,埋首高中課程。這其中還有三年時間,過的是重考生暗無天日的生活。這三年對他是個一再被否定的痛苦烙印,他的父母也視為是自己的「奇恥大辱」,家中的高壓氣氛可想而知。

  上大學沒有多久,小弟就發作背痛,還曾經數度痛到昏倒,嚴重的時候,必須靠身強力壯的同學背上背下。

  小弟雖然最後是讀了語文科系,也在補教界做得有聲有色。但是他藝術的天份在被硬生生打壓了十多年之後,依然在體內不斷吶喊,到現在依然難以走出情緒上的困擾。

  回想他十多歲時,正是一個人的自我人格形成之際,父母的意志讓他的自我發展受到壓抑,這是種下日後背痛不癒的惡因。而這也是很多正在國中時期的孩子都會駝背的主原。

  這樣一對出身教育界的父母,談到教育,他們都是專家。他們的強硬堅持,督促子女擁有高學歷和令人羨慕的工作,卻都帶著一身病痛。

  成功教育的終極目標真的就是高學歷、高地位、高所得嗎?被視為教育典範的成果,背後必須付出這麼高的代價,是否值得?如果一切可以重來,這一家人還會堅持同樣的教育模式,做為他們的人生選擇嗎?是不是有什麼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改寫這樣的結局,讓他們的人生更為健康圓滿?

前言

  錯誤的教育危害思想,扭曲性格,乃至引發肉體的病痛;正確的教育為一輩子的健康紮根!

  為什麼病不會好

  有一位罹患乾癬的二十六歲年輕小姐找我求治。她罹患乾癬已經十年,期間也遍訪過皮膚科,仍始終不能根治。她的病情其實不嚴重,之所以遷延不癒的原因,根據我的研判,實在是因為病人每天都熬到半夜兩三點以後才就寢。我告訴病人,乾癬是一種免疫性疾病,夜間晚睡會造成免疫功能失調,病是不可能好的。這位病人很有心要調整自己的睡眠時間,從此每到夜間十一點就上床等周公,可是無論如何就是睡不著,非得苦熬到三點以後,甚至東方的天空都出現魚肚白了,她的意識才會逐漸矇矓。

  我認為睡不著茲事體大,要幫她治病並須先從「安眠」著手。於是開了安神助眠的中藥讓她服用,一個月、兩個月過去了,病人仍然抱怨躺了兩三個鐘頭都無法入睡。這種情況發生在年輕人身上並不尋常。因為年輕人只要感覺累了,一倒頭就應該呼呼睡去。看來,我必須從心理層面去尋找原因。

  我問病人,至親長輩之中,是否有人對她特別嚴厲,讓她深感害怕?這位年輕小姐很篤定的說「沒有」,可是父母在她小時候天天吵架。爭執的導火線,起因於媽媽是活潑外向的人,喜歡外出找朋友玩,可是爸爸個性保守內向,希望自己的另一半乖乖待在家裡。偏偏媽媽不能忍受呆板無趣的家庭生活,所以兩人成天吵架,嘴巴吵不夠,還要上演全五行,拿刀互砍。她說,每次父母吵架的時候,她都躲在門後面偷偷的看,不敢去睡覺,就怕父母發生意外,一覺醒來人事全非。久而久之,她竟然不知道如何睡覺了。後來她的父母雖然離了婚,可是「不知如何睡覺」的陰影卻已經深烙在潛意識中,讓她過著無眠的夜晚。

  當一個難纏之症幾經治療都不見效的時候,我們已經不能單純著眼於肉體的現象。身為一名醫生,應該要認知到,每一個疾病的發生都是在表達一種需要,藉著疾病的發生促使病人獲得某一種能力,以便病人將來可以自由的使用這一能力。所以說,疾病是老天爺給予我們的個別課。

  以這位年輕的乾癬病人為例,她的乾癬究竟要表達什麼需要呢?原來,她需要的是「溫暖」與「愛」,可是她十年來所接受的治療,卻都是反覆的塗抹類固醇藥物,這種「不對症」的治療,當然無助於疾病痊癒。

  生病具有重大的意義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乾癬是一種「血瘀症」,也就是血液循環不良的病症。  年紀輕輕的人何以出現「血瘀」呢?就如病人自己所回憶的童年生活,她每天活在父母打鬧不休的恐怖暴力氣氛下,緊張害怕會讓人全身收縮,肌肉緊繃,經年累月的情緒壓力爆發於外在的,就是皮膚病變。這樣的病變,說明她需要父母的愛、家庭的溫暖。

  可是她的父母不會解讀身體釋放的訊息,只會帶她看皮膚科;而醫師也忽略了病人身體的真正訊息,所以不斷開出「標準用藥」。直到病人來到我這裡,我建議她找一位合適的心理諮商師做治療。當她學會給自己愛與溫暖之後,也同時決定要為自己做一點事情,展開大刀闊斧的改變。她開始積極的運動,睡眠也逐漸改善,就在恢復正常睡眠的那一個月,她的乾癬便痊癒了。

  行醫多年以後,我強烈體會到:身為一名醫生,治療病人的第一規則,就是「盡你的所能,讓病人從這一疾病當中得到利益而痊癒」;畢竟疾病的唯一意義和目的,就是要讓人再度變得健康,而且是身心靈的全面健康。

  疾病能讓人產生新的意識,同時獲得更強大的力量。如果生病的人無法從疾病中獲得這些「利益」,那就是白白受苦了。

  把家庭、學校與醫療的關係,從一直線變成鐵三角

  把這樣的信念擴及到教育,身為老師、家長、醫師的人,就應該用正確的方法為孩子支持這一過程。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名中醫師,今天要來談教育和健康的關係。

  我的工作是協助病人恢復健康,自然會希望所有找我治療的人能把病都治好,完全康復。但是實務上,許多病人不是單純用「辨證論治」的醫學方法就可以治療的。這些人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常規的治療對別人有效,對他們卻無效?

  我實在太不解,也太好奇了,經過經年累月的探索之後,我發現醫生其實是在承接病人早年受到父母師長不恰當對待的惡果。這些不恰當的對待和教育,在他們的物質身體上表現出來。

  我們都是有了孩子以後,才學習當父母的,所以儘管都是「為了孩子好」,卻難免犯錯,給予孩子不適當對待和教養。等到孩子上學以後,在獨尊智育、強調課業學習的價值觀之下,情緒和心理需求都容易被忽略,於是這些內在的問題逐漸反映在身體,以病痛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時候,就輪到治療病痛的醫生出場了。這就是家庭→學校→醫療,所呈現的一直線關係。

  身心是一體的兩面,可是當孩子身體有了病痛的時候,又有多少家長、老師和醫生關注到孩子的心理層面?大家並沒有把「身」與「心」連結在一起,仍舊習慣性的將它們分開對待,所以孩子的一些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並且在物質身體上逐漸形成更頑固的疾病。等到這時候,即使醫生使用再好的藥物,也治不好他們的病了。

  我個人以為,家長、老師和醫生這一條直線的關係,應該要改變成三角關係,而且形成穩固的「鐵三角」,也就是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無論是問題行為或是肉體病痛,它們的原因都是密切相關的。

  很多人原來是可以不生病的,他們的病其實是從小被教養出來的

  我每天在診間看到太多受病痛折磨的人,看了幾十年的病以後,我逐漸領悟到很多人原來是可以不生病的,他們的病其實是從小被教養出來的;特別是像憂鬱症這一類的情緒障礙疾病,和因為情緒障礙造成的肉體症狀。往往是病人因為從小受到大人不適當的對待,情緒長期受挫,因而發展出心理和肉體的疾病。

  最普遍可見的,就是大人把自己對現實的不滿投射在孩子身上,把全副的期待寄託在孩子的未來,如此焦慮的父母用種種自以為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教養出身心都傷痕累累的孩子。這些傷害可能反映在孩子的過敏性疾病、過動、欺負與被欺負,乃至長大之後的心血管疾病、腫瘤、器官病變、人格異常、動輒輕生、神經系統提前退化等等。

  在協助病人對抗疾病的過程中,我才深深體會何謂「菩薩畏因,凡人畏果」。我們凡人都只看到受病痛之累的可怕,卻傻傻的種著惡因而不知後患無窮。如果父母能夠從一開始就種對好的「因」,孩子便不必受惡果的拖磨了。

  因為這樣的感慨,讓我開始尋求教育與健康的正確連結。我將會在本書援引諸多中醫學臨床病例,與發源自奧地利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互相對照說明,用來解釋教育與疾病的因果關係。更重要的是,根據人智哲學發展而來的華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體系,能夠從源頭提出正本之道,讓為人父母者提前避免可能的錯誤和不幸。

  華德福教育的駐校醫師

  華德福教育體系的每一所學校,都有一名駐校醫師。他們的工作可不只是在照顧升旗典禮上暈倒的孩子,或是在孩子痛經的時給予一顆止痛藥。華德福的駐校醫師必須對人類畢生的身心發展過程有全面性的了解,並且可以和家長、老師共同協談孩子的偏差行為和健康問題,以便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健全發展。

  個人除了目前的診所工作之外,也身兼台中豐樂華實驗中小校,以及大地托兒所同時擔任駐校醫生,協助家長及老師了解每一個孩子的問題行無背後都有其健康的意義,每一個疾病都代表一種需要。

  這樣的駐校醫師制度,在一般的大型學校是幾乎無法實現的,而華德福教育堅持要讓孩子的身心靈從小就獲得均衡而健康的發展。

  我們的國民義務學校教育裡面有一門「健康與教育」課。大家或許覺得這幾個字簡直刻板到極點,很少深思過健康與教育的深重意義。沒錯!教育才是健康紮根的基礎。錯誤的教育所造成的健康傷害,很難事後補救。父母正確的教育方法,才是孩子畢生健全的人格與體魄發展的起點。父母若是明白「健康與教育」的正確因果,相信醫院就不會人滿為患,醫生也不必天天為補救錯誤教育的惡果而徒呼負負了!

詹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